山东实行量化问责推进治污攻坚
发表时间:2019-12-24 13:27:04
“对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后没有如实报告、及时整改,问题整改过程中弄虚作假、边改边犯的,要从严问责。”这是小编近日从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量化问责规定(暂行)》(以下简称《规定》)中了解到的。
为进一步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确保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规定》,明确对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存在失职失责行为的党政领导干部进行问责。
明确8种问责情形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姚云辉介绍,《规定》由省生态环境厅牵头起草,在起草过程中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同时采纳了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等18个省直部门意见建议15条。今年3月,分别经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
记者看到,《规定》共分十八条,主要明确了8种量化问责的情形,包括未按照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完成整改,未按照序时进度完成整改,虚假整改、表面整改;对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研究部署不到位、任务分解不到位,导致确定的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重点工作任务未完成;在国家及全省组织开展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督查检查行动中,新发现问题或者交办问题整改不到位达到一定数量的情形。
此外,还包括环境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县(市、区),有3个月连续在全省县(市、区)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中靠后(且在综合指数排名中也靠后);发生重大生态环境保护舆情并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发生群众反映强烈或者严重污染环境的突出环境问题且解决不力;对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后没有如实报告、及时整改,问题整改过程中弄虚作假、边改边犯;其他应当问责的情形。
姚云辉告诉记者:“问责不是目的,倒逼责任落实才是目的,让生态环境保护‘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确保全面完成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目标任务。”
分情况问责四级党政领导干部
按照《规定》,将按照具体情况分别对负有领导责任的镇、县、市、省直四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问责。
其中,未按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要求完成整改事项,数量达到两个的,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副县(市、区)长或者设区的市管辖的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及有关部门人员进行问责;达到3个的,对县(市、区)长或者设区的市管辖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及有关部门人员进行问责;达到4个的,对县(市、区)委书记或者设区的市管辖的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及有关部门人员进行问责。
在同一个设区的市,出现被问责的县(市、区)委书记或者设区的市管辖的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人数达到两人,则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设区的市副市长及有关部门人员进行问责;达到3人的,则对设区的市市长及有关部门人员进行问责;达到4人的,则对设区的市市委书记及有关部门人员进行问责。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主要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提出处理建议,按照《山东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的程序移交移送,并在履行有关程序后向社会公开。
另外,符合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和省纪委机关、省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的办法(试行)》规定的应予容错纠错情形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姚云辉说:“这次出台的《规定》指向明确、内容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威慑力。我们将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管行业、管生产就要管环保’的要求,对发生严重失职失责问题的,使真劲、动真格,真正让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长牙齿’。”